美数课是如何诞生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白杨数新观察 Author 白杨数新
大家好,关于美数课的诞生往事,课代表曾经分享过一期🔗播客节目。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一篇专访,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白杨数新观察与“澎湃美数课”栏目主编吕妍的对话。在专访中,她介绍了自己学习数据新闻的经历、美数课的栏目演变和对数据新闻的发展思考。
2020年是数据新闻行业发展的转折点。新冠疫情笼罩下,全球的确诊、疑似和密接数据每日更新,庞大且复杂的数据量促使数据可视化成为了媒体报道的重要方式。
“数据成为了雪中送炭,而不是曾经的锦上添花。”澎湃美数课主编吕妍这样认为。今年,是她创办澎湃美数课栏目的第七个年头。
在与数据新闻相遇之前,学生时代的吕妍已经分别在北京大学和密苏里大学学习了报纸和广电新闻专业。但用她的口头禅来说,这些学习内容对应的就业方向在自己身上,都不太“make sense”。她仍在不断尝试其他的方向,通过试错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事业。
迷茫之时,一门“信息图表”课程为她打开了一扇窗。与传统的新闻类课程不同,这门课需要对于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这集合了她的特点——程序员家庭成长背景下养成的技术逻辑、本科期间旁听哲学课得到的思维训练、对视觉信息的敏感度,吕妍的热情得到了施展的舞台。这门课程也成为了她与数据新闻的初遇。
从此,她便一直坚守在数据新闻行业。从华盛顿到上海,从实习生到成为数据新闻从业者。
“我觉得大家的人生都是要试错的,比如数据新闻行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你都要去接触,然后找到一个或者几个部分把它做深入。”正是通过试错,吕妍成为了彼时业内不多见的“会使用Adobe Illustrator的新闻记者”,也正是通过试错,她在自己所爱的数据新闻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坚守于此。
✦✧
介绍
“澎湃美数课”栏目于2014年7月上线,秉持“数字是骨骼,设计是灵魂;与新闻相关,又与新闻无关”的理念,截至2021年11月已发布近1500篇作品。美数课团队曾获美国新闻媒体视觉设计协会(Society of News Design,SND)最佳数字设计奖(Best of Digital Design)、Information Is Beautiful、亚洲出版协会卓越新闻奖、Sigma数据新闻奖、腾讯传媒奖、中国新闻奖、中国数据内容大赛等众多国内外奖项。
✧✦
Q&A
Q: 数据新闻进入中国只有十年,你就已经在数据新闻领域做了七年,称得上数据新闻的老人了。你是怎么走上数据新闻这条路的?
吕妍:我本科学的是新闻,是传统的报纸专业。北京大学的文科比较形而上一些,本科毕业时感觉离业界有一定的距离,研究生就想换一种方式,学一个非常实践的专业,就去美国密苏里大学学习广电新闻。但学完广电主课后,还是觉得广电新闻的操作方式跟自己不是很契合。美国广电新闻节奏很快,从业者最终目标就是要出镜,需要对镜头有欲望。但我觉得自己对镜头没有欲望,比较矛盾。
迷茫的时候就修了密苏里大学其他专业方向的课程,其中有一门是信息图表。学习之后感觉这门课比较契合自己的爱好和实际,节奏上既可以做比较短线的突发新闻,也可以做深度报道;形式上以融媒体为主,而不是单一的报纸或者电视。我个人对视觉报道比较敏感,数据新闻又是依托可视化来实现。我的家人很多都是程序员,所以我对数据新闻要求的技术化氛围比较适应。我就觉得好像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而且可以把之前打得比较扎实的报纸、广电的基础全部都用得上,然后开始往这个数据新闻的方向努力了。
Q: 从数据新闻课程的学习者到成为数据新闻报道的从业者,这个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吕妍:在密苏里大学学习期间,我到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做数据新闻的实习生,实习了8个月,可以说是全流程地了解了美国相对成熟的数据新闻团队运作方式。除了实践业务层面,我对于团队组织架构等层面的事情也有了比较贴近式的观察,这为我后来在澎湃新闻带领团队开展数据新闻工作积累了经验。
2013年回国之前对国内数据新闻的发展情况并不是很了解,也很忐忑回来后是否有契合的岗位。回国后先在一个门户网站尝试过数据新闻工作,但受到网站工作机制的限制,一是内容部门与技术部门相对独立,生产方式不太融合,二是原创性内容的生产较弱,受限于KPI的考核,难以试错和创新。之后就去了澎湃新闻。
Q: 你在澎湃新闻的七年,也是国内数据新闻兴起与发展的七年。你既是这一过程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参与者和引领者。能否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谈谈这七年国内数据新闻的发展以及你所在团队的变化?
吕妍:在澎湃新闻最开始的两年也没有什么章法,内容上数据属性并不强,技术手段有限,团队里都没有人会爬虫技术,做数据新闻的数据大多是从第三方报告里找到的数据,团队里反而是设计人员较多,因此,一开始做的数据新闻产品里,图解类和动画型数据新闻更多一些。
2016年之后,团队人员结构有了一点变化,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数据编辑,开始尝试做一些有深度、有内涵的数据新闻,逐步推动数据新闻向时效性、新闻性、融合性方向发展。在这期间,我们进一步改版了澎湃“美数课”栏目,定位上偏向新闻性、公共性话题,主动做一些“硬”选题。即使是操作一些看起来“软”的选题,比如追星,也希望能找到有深度、有人文价值的、有社会性的切入点。
2018年,我们推出了湃客项目。这是一个第三方创作者平台,鼓励数据新闻爱好者、外部创作者通过这个平台发表数据新闻作品。为了激励数据内容的创作者生产出更多的、优质的数据新闻作品,我们还建立了优秀作品的奖励机制,希望能与更广大的数据内容创作者一起努力,扩大数据新闻的社会影响力。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家数据湃客入驻,平均每周发布近50篇数据新闻。
Q: 2020年之前,数据新闻似乎都是不温不火。但从去年到今年,数据新闻似乎迎来了新的爆发。很多数据新闻人都在说,2020年发生的疫情对于数据新闻行业是个转折点。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吕妍:我认同疫情是国内数据新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此前,数据新闻一般都是做第二落点,就是说一个事情发生了,然后我们进一步去解释,或者做一些现象的延展。但是疫情期间,每日公布的数据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第一现场”,根据这些疫情数据生产的实时地图、数据新闻都成为了读者比较“刚需”的内容。
在我们制作的内容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关于海外虚假新闻的报道(🔗《全球华人“店铺关门有家难回”?假消息是如何批量生产的》,2020年3月18日)。当时出现了很多关于海外疫情的虚假新闻,但凡稍微有一点媒体素养的人都知道那是假的,但还是得到了大量的传播。我们去看了这些文章背后的公号、公号背后的公司及其控制人,这就形成了三层结构,最后发现这些公司的控制人都是重叠的。这个数据新闻出来以后,又有一些其他媒体的报道跟进,这些公号很快就被封了,新闻影响力非常明显,最近涉案人员也已经判刑了。所以我觉得做新闻最核心的东西还是考虑新闻怎么产生现实影响力。
疫情报道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数据新闻的核心还是新闻、新闻价值,要寻求到数据新闻的现实影响力,让受众能够找到我们做的东西的价值所在。以前的数据新闻做完之后,大家可能感觉跟现实没什么关联。我和我们的团队未来的重点就是进一步推动数据新闻存在于主流媒体中。要实现这一宏观的目标,还需要在内容、形式、制作等各方面细化并进行更多的尝试。
Q:你在国外媒体实习过,又在国内数据新闻领域深耕了七年,你觉得国内外数据新闻的生产、制作、环境有什么区别?
吕妍:首先,国内外数据新闻的流行阶段不同。美国数据新闻大为发展的时候,应用终端还处于PC时代,因而有很多空间去做很复杂、很炫的交互可视化。虽然当时很多人不会真正去使用到制作者设计的所有功能,甚至有时候只是感觉不明觉厉、接受度不是很高,但给这个领域提供了发展机会,可以去摸索能力的边界。但是国内这块几乎直接就进入移动互联网了,手机的界面叙事逻辑跟PC不太一样,设计画幅和交互方式上也有局限性。
另外,当前的新闻分发渠道也对数据新闻的传播,进而对数据新闻的生产带来很大影响。虽然交互赋予数据新闻更多可能性,但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图文类型的数据新闻。比如,我们可能会在手机端做一些很炫的交互,但是,因为分发的环境不友好,这些所谓的H5产品只能原址传播,难以在头条等聚合平台上二次分发,也就难以产生广泛的传播。而在更适合H5产品传播的朋友圈这类平台上,由于平台的强社交属性,我们看到从业者更多生产的是一些游戏、小测试等没有什么新闻性的内容,这也就导致我们看到很多爆款的H5作品并非内容厚度很强的新闻。美国数据新闻蓬勃的时候,PC端的内容存载量很大,可以承载严肃性内容。交互环境还是不太一样的。
还有一种值得关注的渠道是视频平台。现在视频渠道的流量普遍比较大,做视频号很容易聚集粉丝。相比之下,做文字号如果做得晚了就不太容易做大。所以,视频也成为了我们要努力去发展的一种载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实视频的核心就不一定是数据了。因为数据不太适合去做线性叙事,如果要去做视频的话数据就会被打得很薄。对于数据新闻视频这个领域,我们如果发现一个新闻事件适合做视频时,也就不会太拘泥于数据了。比如我们疫情期间做的方舱医院那期视频(🔗《如何运作一座容纳1461张病床的方舱医院?》),我们澎湃新闻的前方记者就在方舱里面,既有一手的画面,又有一手的信息,就很适合做一个解释性视频。
此外,国内外数据新闻的行业属性不一样,数据土壤也不同。比如在数据公开方面,美国做得不错的,但在国内数据开放还远远不够。
Q:从你的学习经历和从业经历看,一个合格的数据新闻生产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吕妍:首先是能力。数据新闻是一项需要综合很多能力的工作,不是说有热情就行。在进入岗位之前,在新闻敏感性、数据分析、可视化和交互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最好有一两项专长。原则就是各个链条上的点你都要去接触,然后你要想办法把每个点做深,在这个过程中去思考哪个点你可能更有优势。
对于在校生而言,这点也要看学校的优势,比如我觉得中传可能是少有的能够给数据新闻全链条教育的学校,所以中传的学生要尽量成为同龄人中技能最全面的多面手。而北大这类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我可能就会建议他们多听大文科的课,去积累思维上的能力。总之,在校生要想办法去整合身边的资源,然后优化自身的能力。
其次就是尽量多实践。我刚来澎湃的时候,设计师同事对于我会用AI(制图软件Adobe Illustrator)很惊讶,他们很乐意和我沟通,因为他们知道我至少做过。所以做数据新闻就要求每个环节都要会,就是要“get your hands dirty(亲力亲为)”。
最后是对数据新闻以及数据新闻叙事的认识。你要相信数据新闻本身是一种力量,但对于它叙事的力量你需要客观去看待,知道它好的地方也知道它的不足。目前,数据新闻在媒体里面还是“非主流”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耐心、有韧劲去做好数据新闻。
Q:对于今天在校就读的数据新闻专业学生,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
吕妍:回想起来,我认为学生时代更多的收获是思维训练。我在大一大二旁听的哲学系课程对我的影响反而会更深远一些。它们不是那种实用的东西,而是在改变我的思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我变得更会思考。比如拿到一个新闻选题,分析问题时我可以更快地看到本质,能够比较快地形成一套思路。学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不能抱着有用、实用的心态去学,而是要全盘接受,先硬啃下来。
此外,是培养对数据的敏感,学会从数据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东西会转化成数据,比如微信群里面发的红包,都可以用数据的眼光去看待。
在生活中多一些摄取,让自己离新闻远一点,多一些不一样的想法。比如,我对于电影的敏感度远远强于看书,一部两小时的电影我可以去想二十小时,视觉上的东西更加能够冲击我。
还可以多做些有创意的东西。于我而言,如果工作中没法创造的话,我就会觉得很无聊很乏味。不过我也不认可一些打着创新的旗号、认为只要创新就是好的想法。在我看来,一个东西该是什么样子,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应该符合发展规律,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包装。这其实是务实和创新结合在一起的。
采写 徐心远 王馨怡 周栩睿 章宇璠
编辑 赵睿思
统筹 汪惠怡
排版 徐心远
审发 孙逸轩
策划指导 詹新惠 罗哲宇 霍默静
原标题:《数据新闻十年访谈录 | 吕妍:数据新闻要从“第二落点”走向“第一现场”》
◒◡◒
┊推 - 荐 - 阅 - 读┊